E-mail: movie518.com@gmail.com
共執行 172 個查詢,耗時 0.088508 秒,線上 970 人,Gzip 已啟用,佔用記憶體 5.368 MB
![]()
得寶 DBD-H1278 王者逆襲
獨家有精彩花絮帶中文字幕,美國A區藍光
音軌:英語DTS-HD5.1/英語導評DD2.0
字幕:英文/中文簡體/中文繁體
(2012英國上映驚悚劇情片。影片入圍第61屆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本片是《諸神之戰》男主角拉爾夫·費因斯自導自演處女作,《賞金獵手》《馴龍高手》男主角傑拉德·巴特勒、《生命之樹》女主角傑西卡·查斯坦主演。)
◎片 名 Coriolanus
◎年 代 2011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劇情/驚悚
◎語 言 英語
◎IMDB評分 7.0/10 (4,253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372686/
◎片 長 118 Mins
◎導 演 拉爾夫·費因斯 Ralph Fiennes
◎主 演 拉爾夫·費因斯 Ralph Fiennes ....Caius Martius Coriolanus
傑拉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 ....Tullus Aufidius
傑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 ....Virgilia
布萊恩·考克斯 Brian Cox ....Menenius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Vanessa Redgrave ....Volumnia
詹姆斯·內斯比特 James Nesbitt ....Tribune Sicinius
盧布娜·阿紮寶 Lubna Azabal ....First Citizen - Tamora
Ashraf Barhom ....Second Citizen - Cassius
Dragan Micanovic ....Titus Lartius
Nikki Amuka-Bird ....TV Pundit
斯拉夫科·斯提馬科 Slavko Stimac ....Volsce Lieutenant
David Yelland ....TV Pundit
約翰·卡尼 John Kani ....General Cominius
Mona Hammond ....Jamaican Woman
Kieron Jecchinis ....TV War Correspondent
Paul Jesson ....Tribune Brutus
◎影片介紹
影片根據莎士比亞戲劇改編,原作講述羅馬貴族馬修斯因為在“科裏奧裏”城立下軍功而獲得了“科裏奧蘭納斯”大將軍的封號,並且成為羅馬執政官候選人,但是他拒絕當眾展示他在戰爭中留下的傷疤以獲取羅馬平民的支持,於是兩個護民官宣稱他為“叛徒”,並將其放逐。馬修斯一怒之下投奔伏爾斯人,並且與自己的宿敵奧菲迪阿斯合攻羅馬。他在羅馬的朋友和戰友無法阻止他。最後,他的母親說服了他放棄進攻,但他自己卻被奧菲迪阿斯殺害。本片將把故事背景改為現代。
◎幕後製作
本片是著名演員拉爾夫·費因斯的導演處女作。改編自莎翁的著名同名戲劇。費因斯把影片的背景搬到了現代,但是仍然使用了莎翁在1607年所創作的那些對白和所有人物姓名。
《科裏奧蘭納斯》由莎士比亞的作品改編。原作發生在古羅馬時代,大將軍科裏奧蘭納斯戰功累累,卻因為倔強的脾氣被放逐。科裏奧蘭納斯因此糾結過去的敵人進攻羅馬帝國,最後他終於被自己的母親說服,卻因此獻出自己的生命。電影版把背景搬到了現代的伊拉克戰場,“伏地魔”也變身成大將軍科裏奧蘭納斯。
拉爾夫·費因斯把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選作自己首部導演長片的素材並不是偶然,十年前他在倫敦的Almeida劇場首次出演了科裏奧蘭納斯,自那以後,“我對這部作品和它的人物著了魔,我一直有種強烈的直覺,覺得可以把它放到現代的背景,拍成一部電影。”
影片在巴格達取景,但臺詞則完全摘取自莎翁的原著,費因斯表示“在911事件前後,總是能在媒體上看到各種關於戰爭的畫面,從車臣的兵變、雅典示威,到巴黎的暴亂,經濟也陷入動盪,一切都像是發生在戲劇裏的情節。”莎翁筆下的《科裏奧蘭納斯》也是由一場經濟危機作為引子展開。
費因斯很自信把莎翁悲劇搬到現代社會不是難事,“Deborah Warner(注:英國著名舞臺劇導演)05年曾把他的《凱撒大帝》現代版搬上戲劇舞臺,我在裏面扮演了安東尼;96年,巴茲·魯曼也拍了一部《羅密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放在現代的環境裏,但說的還是莎翁的原創臺詞。”影片以伊拉克戰爭作為背景,編劇約翰羅根表示“我們的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是軍人出身,後來的艾森豪、布希等也是如此,原來軍隊與政治一直與美國文化息息相關,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值得探討的主題。”至於莎翁作品的政治性,費因斯卻認為:“他留給觀眾的是問題,而並非單一的答案,他的人物總是處於思想的困境,任憑觀眾去想像命運的去向、問題解決的方法。”
儘管《科裏奧蘭納斯》才剛亮相,記者們也忍不住打聽費因斯是否會再次把莎翁的作品搬上大銀幕,他想了想才透露道:“我們之前談過這方面的東西,雖然我不知道可能性有多大,但我想選《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不僅僅因為它是個偉大的愛情故事,也因為它的寫法很電影化。我想如果莎士比亞生在今天,一定能在電影業如魚得水。”
《科裏奧蘭納斯》成本只有1千萬美元,費因斯在發佈會上也表示,“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拍一部莎士比亞的電影,為電影拉投資太難了”,他也借機感謝三位製片人。影片在電影節期間被美國的韋恩斯坦影業買下了北美發行權。
◎花絮
·影片入圍第61屆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
·本片是著名演員拉爾夫·費因斯的導演處女作;
·影片在柏林電影節期間被韋恩斯坦影業買下北美發行權;
·值得一提的是,《科利奧蘭納斯》的攝影曾為去年贏得奧斯卡的《拆彈部隊》掌鏡,兩部影片背景相同,而拉爾夫·費因斯也在《拆彈部隊》裏有一個角色,不過他灰頭土臉地亮相了不到十分鐘就掛了。
·本片為2011臺北電影節閉幕影片。
◎一句話評論
費因斯把這個莎翁版本的蘭博講述得既有古典意味,又有現代感。是一部新瓶裝舊酒的典範之作。而且,費因斯的表演,毫無疑問是它職業生涯的最高峰。也許這樣的英國演員就是應該在莎劇中扮演主角,而不是在美國電影中充當什麼“外來戶”。
可能是要導要演的緣故,雖然費因斯的表演很彪悍,但並不是總是那麼有說服力。
費因斯在莎劇的“庇護”下的導演首秀非常成功。無論是情感還是故事線,都讓人覺得這是一個老導演的作品,應該說,他的首秀是非常成功的